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点

黄隽:艺术品市场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

发文时间:2023-02-10 阅读次数:

北京城市核心功能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世界文化名城,北京积淀了丰富璀璨的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其本身就是一座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活态博物馆。

其一,北京是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古都,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60多年的建都史。北京历久弥新的文物古建和非物资文化遗产构建了城市层次分明的机理和骨架,正以“一轴、两区、三带”为主线,勾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版图。其二,北京是文博研究的学术高地。北京作为首都,拥有众多全国最好的高校、研究和文博机构,形成了集中且优质的文化历史学术资源;拥有众多的国家级博物馆,博物馆总量在全球城市中名列前茅;世界级的展览在北京长年不断。在推进“博物馆之城”的建设中,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逐步从历史文化教育拓展到休闲社交、数字创意、研学旅游等综合体功能。其三,北京是全球最重要的四大艺术品交易重镇(纽约、北京、香港、伦敦)之一。集中了国内的头部画廊,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长期超过中国内地半壁江山。北京海纳百川,吸引了全国最多的资金、高层次人才和高净值人群,汇聚了全国最多的艺术家和收藏家。其四,北京是当代艺术之都。在城市更新中,依据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尊重生态环境和历史遗存。北京798、首钢园为代表的多家文化园区将当代艺术、建筑历史、文化产业与都市时尚等有机融合,成为潮流文化的重要风尚和地标。这些都为北京艺术品市场发展,进而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世界文化之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艺术品消费、收藏和投资市场中,人们约定俗成认为艺术品消费市场价格不贵,购买艺术品的目的是出于喜欢和欣赏。艺术品一级市场的画廊和二级市场的拍卖行较多面向收藏和投资需求。

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伴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逐步扩大,艺术和设计等美好生活和生活品质的享受性消费稳步提升。最近几年,北京人均GDP超过2.5万美元,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艺术与设计消费逐步成为很多人刚性需求和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艺术品消费完整准确的数据较难,但从线上交易可窥得数据的一个侧面,可以观察到北京艺术品消费市场的一些特征。数据显示,近年国内文玩垂直电商消费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线上交易规模从2017年的233亿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1662亿元,平均客单价为几百元。北京在电商城市分布中占到4.5%份额,位居全国第一。

一级市场画廊的功能是挖掘和培育新艺术家,吸引新买家,拓展新市场。最近几年,北京画廊业成为艺术品市场亮丽的风景线。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画廊协会55家会员单位销售额超过10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了38.8%,代理90后或者00后艺术家的画廊和代理海外艺术家的画廊占比均为78%。有三分之一的画廊参加了海外艺术博览会。越来越多画廊重视艺术品的学术价值,在美术馆、博物馆、其他学术机构举办了合作艺术家的学术展览项目。北京画廊展览中86%的展览有策展人,相比2020年增长了41%。北京画廊获取新藏家人数同比2020年的新藏家人数增长了约55%,画廊新藏家主要来自金融业、科技业、文化影视传媒业、房地产业、医药业、制造业等行业,其中金融业为画廊扩展新藏家的最大客户来源,年轻藏家对艺术品的收藏更加多元化。一些画廊开始在国内其他城市和海外开疆拓土。北京画廊约占全国60-70%的市场份额。近些年来,北京画廊市场越来越规范,画廊展览的学术水准明显提高,代理的当代年轻艺术家越来越多,宣传平台新媒体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年轻的新藏家进入到艺术品市场。

在全球拍卖市场中,中国的拍卖市场稳居前三位。对于面向中高端人群的二级市场,北京拍卖行不仅在国内城市中“鹤立鸡群”,同时也是全球重要的艺术品交易重镇:2021年,国内拍卖市场继续呈现北京+杭州、广州与上海的“1+3”格局,其中北京一座城市就占据了全国拍卖市场76.7%的份额。全国具备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企业有680家,北京拥有307家。全国文物拍卖企业成交额前20名,北京占到一半。经过十年的调整,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市场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和理性。

虽然北京艺术品市场优势明显,但也面临着竞争和挑战。就国内来说,上海文化艺术市场发展可圈可点,上海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博览会中心和上海自贸区艺术品进出口保税综合服务中心,地位逐步稳固。艺博会已经成为画廊销售的主阵地,外资蓝筹画廊主要通过内地艺博会进行销售。每年11月前后,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呼应,ART021、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艺术博览会与徐汇滨江艺术区和各艺术中心、美术馆携手,全城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活动。艺术博览会的观展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交易情况趋于乐观。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周与城市的活力、时尚、开放、现代气质相契合,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最近几年,国内在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对见人见物要求较高的艺术品线下展览和交易都受到较大冲击,艺术品的进出口受阻。就国际上来说,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周边国家艺术品市场发展引人瞩目。不少国际知名画廊落户韩国,在首尔开设了独立空间。2022年9月,第一次落地亚洲的Frieze博览会在韩国首尔开幕,吸引了全球上百家画廊参加,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后亚洲规模较大的艺博会。2022年8月,苏富比在15年后重回新加坡举办现场拍卖,吸引众多国际蓝筹艺术机构、博览会、拍卖巨头和收藏家随风而动。2022年1月,巴塞尔艺术展的母公司MCH集团收购了ARTSG15%的股权。2023年1月,瑞银集团等酝酿4年的新加坡艺博会开幕,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60家家画廊参展。全球艺术品市场交易重镇需要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法律、政策等多重因素促成,虽然短期很难快速形成,但是北京艺术品市场需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提前布局,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

文物艺术品是推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和当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机制是一个自愿付费机制,艺术品不是生活必需品,只有真正打动受众,他们才会愿意为此付费。艺术品市场是北京金字招牌和亮丽名片,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世界文化之都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重视市场力量,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升北京艺术品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国际地位,让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入人心。

(作者系vic67维多利亚3308文化经济研究所所长,vic67维多利亚3308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