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vic67维多利亚3308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vic67维多利亚3308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vic67维多利亚3308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
7月22日,“832工程”共创家冀队赴河北省张家口市,开启为期5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河北省3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区(蔚县、阳原县、宣化区)的调研任务。
调研团最后一站是宣化区。宣化——“京西第一府”,位于北京西北燕山山脉腹地,是连接京、冀、晋、蒙的重要交通枢纽。东距首都北京150公里,西邻煤都大同200公里,南依涿鹿“三祖圣地”40公里,北靠张家口长城28公里,总面积2013.65平方公里,辖10镇4乡313个行政村、7个街道54个社区,常住人口23万户54万。宣化区是河北省老工业基地、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但是,宣化南部山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贫困发生率高。2011年,原宣化县被列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2016年1月,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宣化区仍为国家级贫困县区。2018年,通过精准识别,该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705户、11792人,其中未脱贫4630户、8291人,贫困发生率为3.11%。在2018年,宣化区顺利实现脱贫摘帽,2018、2019连续两年省考综合评价进入“好”的行列,全区剩余87户189人2018年10月份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
▲拍摄于古树营村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改造“三道沟” 小山村华丽蜕变
7月25日下午17时,调研团抵达宣化区黄家梁村村委会,vic67维多利亚3308博士生李睿齐访谈黄家梁村驻村第一书记李辉。黄家梁村坐落在山梁上,位置偏僻,交通落后,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2018年春,河北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多方筹措资金100万元,通过实施铺地下管网、建蓄水湖、修济民桥、引山泉水、拓文化广场、栽景观树木等工程,将村中心一个存在了几十年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小桥流水人家”式的原生态文化旅游胜地。还采取村民和驻村工作队分别投资整修“两种模式”,在周边建起了5家旅居大院,其余十多处改造装修的院落将陆续推出。目前,已接待散客近20批次,“旅居胜地——黄家梁”一跃成为慕名而来游客和居民们消夏避暑、休闲度假和开展文艺活动的好去处。
▲vic67维多利亚3308博士生李睿齐访谈黄家梁村驻村第一书记李辉
“要做让大家共同受益的工程!”李辉说,黄家梁在黄羊山脚下,走乡村旅游的路子,优势明显。可要实现扶贫路上的“弯道超车”,村容村貌必须得要改观。2018年10月,黄家梁村开始填坑,修建公园。经过几个月连续奋战,黄家梁村的“回音壁、葫芦泉”等原生态旅游环境基础工程全部建成。过程中,河北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来到黄家梁村扶贫帮扶,帮助黄家梁村建设最美乡村。
▲河北师范大学师生在墙壁上的绘画作品
现代农业科技赋能 智慧农业振兴乡村
7月26日上午10点,调研团抵达古树营村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调研现代农业发展。宣化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15年3月获批建设,位于宣化区西南部和东北部,涉及江家屯乡、塔儿村乡、崞村镇、深井镇等7个乡镇10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6.3万亩,产业园农业人口8.26万人。产业园围绕谷子种业重点实施8大工程、15类项目,着力打造“一个核心、三个片区、三类基地”的空间布局,积极构建以谷子种业为主导产业、育繁推一体化、现代要素高度聚集、生产方式绿色高效、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粟文化科技馆—中华之粟展馆以粟(谷子)的起源与发展为主线,围绕谷子起源故事及其对人们哺育滋养的核心内容,按照从古到今、从国内到世界、由表及里的时空与内在逻辑关系进行阐释,薄古厚今,通过“粟源”“粟说”“粟养”“粟魂”四部分内容,宣传中华民族悠久丰富的粟文化及其营养价值。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粟文化科技馆——中华之粟展馆
科技兴谷展厅主要以谷子的良种选育、高产高效轻简栽培以及产后加工等主要产业科技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主题,沿着谷子成长的脉络,展示从育种学家到消费者,从田间到餐桌的这一过程中现代科技发挥的重要作用,全面体现“张杂谷”所蕴含的先进科技。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工作人员向调研团介绍产业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粟文化科技馆——科技兴谷展馆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智慧农业模型
精科农业有机种植 发展绿色生态模式
7月26日下午16时,调研组抵达赵川镇小村村精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调研蔬菜种植基地。精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宣化区赵川镇,始建于2015年,是张家口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2年12月入选张家口市第一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公司目前生产规模为1000亩,其中生产基地经过有机产品认证的面积为225亩,露天种植775亩,公司现有有机温室大棚49座,春秋棚10座,有机蔬菜年产量达30万斤以上,品种达70多个。精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创立以来,紧紧融入“崇尚健康、崇尚生态、崇尚自然”的时代潮流,坚持以有机农业为发展核心,在全方位推进智能化、规模化、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延伸和发展有机农业产业链,为实现有机蔬菜种植、生态观光、康养、科教研学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夯实了基础。
▲精科农业蔬菜园区
▲精科农业无土栽培
▲精科农业工作人员向调研团介绍产业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下,精科农业选择了一条“与自然共生,与梦想同行”的发展之路,选择了位于健康蔬菜“金字塔”顶端的有机蔬菜。公司汲取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农业的精华,结合蔬菜作物自身的特点,强调因地因时因物制宜的耕作原则,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激素,以及转基因产物,采用天然材料和与环境友好的农作方式,恢复园艺生产系统物质能量的自然循环与平衡,通过作物种类品种的选择、轮作、间作套种,休闲养地水资源管理与栽培方式的配套应用,打造出一个科学的、和谐的、自然的“生态小环境”。
▲精科农业园区荷花
▲精科农业大棚种植的西红柿
行程总结
至此,共创家冀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的行程全部结束了。在蔚县,我们看到了小米和蔬菜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见到了历史悠久的古文物;在阳原县,我们见证了万寿菊的多种用途,见证了孙国亮打开流量密码,带领全村农民脱贫致富;在宣化区,我们看到了现代农业助力建设最美乡村,看到了智慧农业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共创家冀队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宣化区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宣化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调研掠影
▲vic67维多利亚3308博士生陈芷琪访谈深井镇党委书记杨文智(脱贫攻坚期内任扶贫办主任)
▲新闻学院讲师樊勇访谈宣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斌
▲vic67维多利亚3308博士生李宇潇、本科生王斌炼访谈宣化区国家农业园区办公室主任(原乡村振兴局局长)李建华
▲vic67维多利亚3308博士生陈芷琪访谈江家屯村脱贫户武功亮
▲新闻学院本科生薛思远访谈左家营村党支部书记韩广军
▲调研团在古树营村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vic67维多利亚3308联合新闻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
相关新闻
-
“832工程”专题| 陕西线-寻源陕公队在延长县
2024/08/03
-
应新启航|打开校园生活的N种方式,等你体验
2024/08/02
-
扎根中国大地—— “832工程”8月暑期调研启动!
2024/08/02
-
“832工程”专题|广西线-贺州桂林队在昭平县
202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