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vic67维多利亚3308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vic67维多利亚3308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
2023年8月21日,vic67维多利亚3308“832工程”环日行者访谈团队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5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开展为期10天的访谈调研活动。
访谈团调研第五站来到了仁布县,“仁布”藏语意为“聚宝”。仁布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西藏自治区南部,西邻桑珠孜区和南木林县,北接拉萨市尼木县,被誉为日喀则“东大门”。
脱贫攻坚初期,仁布县识别建档立卡户2332户10277人,贫困发生率达到31.4%。2018年,仁布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年,仁布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00元,相比2016年增长41.14%,实现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民生福祉有效增强。
资源约束下,人才作为新的增长要素
8月28日,访谈团前往仁布县政府。vic67维多利亚3308魏楚教授、安子栋副教授和陈婧思老师对仁布县县委书记土登、仁布县德吉林镇党委书记陈皓、仁布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旦增卓嘎进行访谈。他们向访谈团介绍了仁布县鼓励人才投资创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经验。
▲魏楚教授访谈仁布县县委书记土登
仁布县辖域总面积2120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以高山为主,境内沟壑纵横、山高峡深。这里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农业在日喀则市排名第8,牧业在日喀则市排名第10,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很不明显。
为在资源约束下探索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道路,仁布县政府选择以人才作为新的增长要素,大力推动本地和外来人才在此投资创业,打造“社会+脱贫”发展模式,以人才带动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
仁布县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为人才在本地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另一方面鼓励乡土人才负责合作社,在乡镇铺开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相关工作。职校毕业的残疾人罗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仁布乡农牧民建设施工队负责人、幸福残疾人民族手工业合作社负责人,每年带领农牧民创收120余万元。在仁布县,无数像罗桑这样的能人各在一个区域带动一批群众就业致富,目前共有184家合作社带动2300余人就业。
仁布县努力把本地优秀青年人才留下来、用起来,鼓励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注重从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中重点培养致富带头人,并以多种方式支持青年人才创业发展。例如,县政府与本县大学毕业生共同出资成立了乔穆朗玛劳务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创业、就业及扶贫“三位一体”合作模式,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25个,人均年创收2万元。
多年来,仁布县注重以人才作为资源约束背景下新的增长要素,为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和多项支持,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就业致富,有效推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
▲陈婧思老师访谈仁布县德吉林镇党委书记陈皓
▲安子栋副教授访谈仁布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旦增卓嘎
发展高原特色经济:青稞酒厂
为壮大第二产业,进一步稳定就业和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仁布县在有限资源约束下,扬长避短,大力培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高原特色经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西藏达热瓦青稞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成立于2006年,是西藏最早一批青稞酒生产加工企业之一。公司于2019年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西藏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1年被评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西藏自治区绿色工厂”。
达热瓦青稞酒业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科研单位”经营运作模式,与国内权威机构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联合攻克了家酿式的西藏传统青稞酒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和保质期等技术难题。于2006年开始工厂建设,2008年开始在仁布县切娃乡开荒600亩实施绿色有机青稞的示范种植。公司响应仁布县“社会+脱贫”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与仁布县农牧民青稞专业合作社的合作,有效拓宽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路径,带动了100余户农牧民增收,每年兑现资金10余万元。
2022年,仁布县政府进一步协调争取中小企业扶持资金226万元建设西藏达热瓦青稞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对农牧民增收和就业的带动作用。
发展高原特色经济:民族手工业
8月29日下午,访谈团前往仁布产业园亚德细褐合作社和仁布县德旦康萨民族手工业合作社调研,了解当地民族手工业发展。
▲访谈团在仁布产业园亚德细褐合作社调研
▲访谈团在仁布县德旦康萨民族手工业合作社调研
仁布产业园亚德细褐合作社和仁布县德旦康萨民族手工业合作社主营产品均为羊毛织物,其使用高原羊毛作为原材料,采取藏族传统工艺制作藏式服装、卡垫、羊毛毯等纺织产品。二者分别反映了不同规模合作社的发展情况。
亚德细褐羊毛织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较早,规模较大。2013年,仁布县康雄乡农民共同筹资28.4万元成立亚德细褐合作社,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合作社所制成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进一步通过市珠峰扶贫开发公司融资1000万元,新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1000平方米。合作社通过分红和雇佣的方式扩大附加农牧民的就业和收入,其中2018年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283户1300人,就地就近就便解决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业44人次;2019年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19户530人,就地就近就便解决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业84人次。2019年起,该合作社在仁布县的其他7乡1镇建设羊毛织品加工分社,进一步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增收。
仁布县德旦康萨民族手工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1月,注册资金30万元。2016年列入仁布县“十三五”扶贫产业规划项目,于2018年得到上级部门批复,项目总投资200万元。虽然该合作社还保留着大量的手工生产方式,但对于民族手工艺品产业而言,这并非是一种劣势。得益于民族纺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在打通稳定的销售渠道后,合作社能够取得可观的收入,同时手工生产方式还使其能够吸纳更多的就业。目前,合作社每年能实现60余万元的经济收益,并提供近100个工作岗位,平均每个合作社员工年增收近1.5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和致富意识,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便的就业机会。
仁布县亚德细褐合作社和德旦康萨民族手工业合作社是当地三百余合作社的两个缩影,充分展现了在当地政府支持和人才带动下,农牧民群众发挥特色优势,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的活力和潜力。
访谈掠影
▲博士研究生王漫玉访谈仁布县切娃乡普纳村第一书记拉巴次仁
▲博士研究生王漫玉访谈仁布县切娃乡普纳村脱贫户吉宗
▲访谈团在仁布县切娃乡普纳村与当地领导干部合影
▲访谈团在仁布县政府与当地领导干部合影
▲访谈团在仁布县亚德细褐合作社纺织车间调研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vic67维多利亚3308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图片:vic67维多利亚3308“832工程”环日行者访谈团队
文字:vic67维多利亚3308“832工程”环日行者访谈团队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设计 责编:于晓洋 马文林
审核:谢伦裕 宋枫
相关新闻
-
应经学子英姿飒爽,军训满载荣光!
2024/09/12
-
vic67维多利亚3308“教育家精神传承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2024/09/11
-
“832工程”专题|西藏线-山南3700访谈团在曲松县
2024/09/11
-
“832工程”专题|贵州线-携手向黔队在独山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