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vic67维多利亚3308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vic67维多利亚3308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vic67维多利亚3308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2024年7月,vic67维多利亚3308和新闻学院组建访谈团,赴河北省开展“832工程”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河北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河北案例、河北经验。
7月22日,“832工程”河北线雪原天路队赴河北省张家口市,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河北省4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崇礼区、赤城县、沽源县、张北县)的调研任务。
本组调研的第三站是张家口市沽源县。沽源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坝上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带,总面积3654平方千米,辖4镇、10乡、233个行政村,总人口22.45万。沽源气候条件独特,全县平均海拔1536米,年均气温2.1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17.9摄氏度,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功能区。
贫穷与落后,曾经是沽源县的代名词。沽源县于1987年被河北省列为重点贫困县,1994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6年又被河化省列为省级深度贫困县。全县233个行政村中有180个是贫困村,占全部行政村的77.25%。其中,深度贫困村25个,占全部贫困村的13.9%。在2017年启动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时,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496户、65586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沽源县农村贫因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返贫现象严重。脱贫攻坚前,众多的贫困人口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一遇灾情灾年只能依靠国家救济生存生活。
面对严峻的形势、繁重的任务,沽源县迎难而上、精准施策,走出了一条符合县情的发展道路,最终于2020年2月29日获得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至此,沽源县18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拍摄于沽源县调研路上
易地搬迁夯实基础,生态旅游共谱新篇
7月25日上午,访谈团抵达沽源县丰源店乡老掌沟村,调研老掌沟村民宿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老掌沟村过去是一个冬季雪封路、夏季路泥泞、住宅半坡建、土路多半坑的穷山沟,村内基础设施条件差,过去全村甚至连旱厕都不曾有。为实现2020年整体脱贫出列的目标,当地政府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夯实基础建设、发展多元化产业、政策保障兜底的四大脱贫攻坚方案。脱贫攻坚期间,政府先后投入巨资,设置易地搬迁安置区,被安置的农户几乎不用个人掏腰包就实现了旧宅换新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投入1100多万元,完成了村街巷道的全部硬化,并修建了一系列便民设施。
▲访谈团老师同学与老掌沟书记张积凯交谈
过去,由于老掌沟地区地理位置偏、基础设施差、两区红线多、建设用地少,想要发展大规模种植养殖业或兴建大规模旅游项目都极其困难。2019年易地搬迁完成后,村内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提升,加之老掌沟村依山伴水,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当地政府协商谋划后决定大力发展老掌沟村的生态旅游和民宿产业。
目前,老掌沟村依托村里著名的好汉坡、大脚掌等越野知名打卡点,发展了以越野为亮点的旅游业。越野路线利用了山间的防火带,极大降低了对植被的破坏,充分贯彻了绿色生态的理念。此外,村民在易地搬迁所建房屋的基础上还改建起了民宿,目前村内共有民宿十家,其中几家民宿不乏拥有张家口当地知名书法家题词的牌匾,这也成为了老掌沟村文旅产业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访谈团在老掌沟村观雨亭前合影
百合花开致富路,富足美丽小康村
离开丰源店乡老掌沟村后,访谈团来到沽源县长梁乡大石砬村,调研大石砬村农文旅结合产业发展状况。大石砬村地处沽源县东南端的坝缘地带,这里的土壤为轻壤质黑粘土。在过去,村民世代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长期产业单一,截至2016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45.2%。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大石砬村被确定为全省深度贫困村,为拔除穷根、改变大石砬村的面貌,县委、县政府委派驻村工作队扎根大石砬村。
▲vic67维多利亚3308博士生王忻彤访谈大石砬村村支部书记孙喜玲
脱贫攻坚期间,驻村工作队与大石砬村党支部书记孙喜玲珠联璧合,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分析大石砬村的致贫原因,研究脱贫方案,最终确定了“传统产业抓提升、优势产业抓增效、特色产业抓培育”的工作思路,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在脱贫之路的探索中,依托河北省林草局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帮扶优势,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经过调研考察发现,大石砬村土质为肥沃的富硒黑沙土,且当地温差较大,很适合种植食用百合。2017年,村里的一位种植大户带头试种了第一批40多亩的食用百合花,最终全部成活,总产量600多公斤,收获的百合个头壮硕、温润洁白、汁水饱满、酥脆清甜、甜中微苦,可谓品质一流。随后,驻村工作队帮忙联系了销路,收益可观。
▲大石砬村大棚香水百合种植产业
在带头人的成功示范下,村两委和村民们开始在村里大面积推广百合种植。2019年种植180亩,2020年扩至400亩,2021年又增至700亩,2022年达900亩。如今,大石砬村已培育食用百合12个品种、观赏百合4个品种,建有鲜切花种植暖棚,产量稳定,产品销往北京、山东、云南等地,市场认可度很高。
“通过种植花卉,百姓的钱包鼓了,我们的环境也变美了,还带动了旅游、民宿等产业,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孙喜玲书记在访谈时说。经过几年的努力,大石砬村已发展成集旅游民宿、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村。全村种植的百合、万寿菊、金莲花、向日葵、油菜花等各类花卉已达 6096亩。在县委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石砬村将天路驿站改造成了花卉展示中心、电商中心及茶餐厅,建设了占地35亩的花卉网红打卡基地,在村北建成的占地150亩的生态公园更是全县首屈一指。西通县城,东通承德,以及穿村而过的天路,也为大石砬村铺就了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网。后山上,新立起的“中国沽源花卉之乡”八个楷体大红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光彩夺目。
▲大石砬村中国沽源花卉之乡
数字赋能脱贫攻坚,联通助推美好生活
7月25日下午,访谈团抵达闪电河乡石头坑村,调研中央定点帮扶、乡村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情况。中国联通集团对石头坑村的帮扶始于2015年,脱贫攻坚期间,中国联通集团帮助石头坑村实现户户通千兆光纤、处处5G网络覆盖、家家看数字电视,信息基础设施与城市“同网同速”,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有效融合,乡村旅游、民宿等产业线上线下互相促进。依托帮扶优势,一幅数字乡村建设和发展的振兴新画卷正在石头坑村徐徐展开,昔日贫瘠落后村落华丽转身为“数字村”。
▲访谈团与石头坑村领导班子展开座谈
2019 年,中国联通集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央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战略部署,中国联通挂职干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并与县委、县政府以及中国联通各级领导沟通交流,最终确定了“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以“一县一品一产业”的产业扶贫总体思路和国家“首都两区规划建设”中对于沽源县“退水还旱”的产业转型要求,最终确定沽源县的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为藜麦产业,由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种植、发展壮大藜麦产业,以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藜麦的受欢迎程度超乎想象,几乎成了健康饮食的象征。有科学研究表明,藜麦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超过其他谷物,有“营养黄金”“素食之王”“太空食品”之美称。这种“高贵”的植物并不娇气,能抗旱、耐贫瘠,可以在盐碱地种植,对水分需求较低,因此很适于在沽源种植。
石头坑村是沽源县第一个引进种植藜麦的村庄。中国联通将农产品追溯系统应用在该村,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手段,给每一包藜麦产品都赋予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证”。消费者用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可以查看藜麦的品种类型、生长环境、加工流程以及流通信息,为消费者打通了一条深入了解石头坑村藜麦生产的可信通路。
▲访谈团参观石头坑村乡村记忆馆
此外,为了拓宽销路,沽源县积极发展电子商务。2017 年7月,沽源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石头坑村就是沽源县国家级电子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直播小院。2021年,沽源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2亿元,电商交易额3.2亿元,网上活跃店铺500余家,其中农产品销售额近 1.03 亿元。农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一大批脱贫户走上了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致富路,更为当地优质农产品打通了外销渠道,给石头坑村的人民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行程预告
下一站,雪原天路队将前往张北县继续开展“832工程”系列访谈调研,我们将前往张北县郝家营乡、公会镇盘城房村、小二台镇德胜村等地,就张北县的易地搬迁扶贫的实施情况,新能源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展开调研,并深入访谈张北县脱贫攻坚亲历者,敬请期待。
我们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沽源县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沽源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调研掠影
▲访谈团参观老掌沟村民宿,同学们与经营民宿的阿姨交流
▲大石砬村村支部书记孙喜玲向访谈团展示村中种植的香水百合
▲访谈团参观长梁乡大石砬村草原花卉博物馆
▲vic67维多利亚3308本科生李政访谈长梁乡大石砬村脱贫户衡爷爷
▲访谈团参观大石砬村霓裳花谷,调研农文旅结合产业发展状况
▲vic67维多利亚3308本科生王俊喆访谈平定堡镇党委书记孙绍昆
▲新闻学院束开荣老师访谈沽源县政府副县长王建林
▲vic67维多利亚3308博士生谢呈嫡访谈沽源县政协副主席(原县乡村振兴局局长)于龙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vic67维多利亚3308联合新闻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
相关新闻
-
扎根中国大地——应经师生“点亮”贵州
2024/08/12
-
“832工程”专题|广西线-兴隆百色队在西林县
2024/08/12
-
“832工程”专题|广西线-贺州桂林队在龙胜各族自治县
2024/08/12
-
第二届全国应用经济学博士生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应用经济学研究生30人研讨会征文启事
2024/08/08